毛竹苗培育及管理技术规程
注意文章的部分内容被隐藏,仅供参考
编辑 : 谭汝学 发布时间:2006年11月8日 20时13分
一、选地:
选择排灌水容易,交通方便,避风向阳的农田或农地,要求土质为砂壤或壤土,具粒状、团粒结构,水质污染、积水或不保水的地块忌选。
二、整地及苗圃规划设计:
播种前* *月提前深翻土地* *㎝,同时四周挖好排灌水沟(沟深* ** *㎝,上口宽* *㎝,下口宽* *㎝,原则上便于苗圃排灌,不能积水),规划好田间步道(宽1-2.5m),随后即着手耙细平整地块。
三、搭大棚(或小拱棚):
大棚走向以东西向为好,* *棚膜厚度选用* *丝的耐老化膜,并用压膜线固定好。
四、苗床整理及施基肥:
将苗床整理成宽1.2m,中间步道宽30-40㎝,床高10-20㎝(山地低床,平地高床),初步整理好后就可用芬兰或丹麦产进口复合肥按每亩40㎏用量均匀散施于苗床上(若地下害虫严重的可用* *按照* *的比例拌入肥料撒入苗床)并用锄头浅锄苗床,使土和肥料充分混合均匀,拣去杂草、石块或其它杂质,再次认真平整好床面,对于熟地杂草种子较多的地块,用团粒结构较好的无菌生土覆盖苗床* *㎝厚。
五、浸种催芽及种子分级处理
1、浸种:* *
2、* *处理:用* *浸种处理* *小时,种子完全被生长素溶液浸泡为宜。
3、种子消毒:用* *小时。
4、催芽:若播种季节偏晚,气温较低,可用细河砂和种子按2:1的比例混匀堆起,水份含量控制在 * * %,用薄膜密封好,温度控制在* *度。
六、苗床浇水及灭菌处理:
将充分平整好的苗床均匀浇足底水,水稍干后,用* *复配使用,均匀喷撒于苗床上。
七、播种:
1、播种量:* *
2、将种子均匀撒于苗床上,用木板轻轻震压床面,使种子和土壤能紧密接触。
3、用备好的无菌细土盖种* *㎝厚,再次用木板轻轻震压一次。
4、覆盖:覆盖物以松叶为好,也可把稻草切成5-10㎝覆盖在墒面上,厚度2-3㎝。
5、苗床的杀虫及灭菌处理;* *兑水喷湿覆盖物及种土。
八、防鼠危害:
用灭鼠药提前1个月消灭老鼠,也可用电猫结合灭鼠。
九、棚内水份及温度的管理:
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* * %(经验:用手抓起一把泥土,手捏易成团,松手落地后土团易散碎开)气温控制在* *度,土温控制在* *度,空气湿度控制在* * %以上。
十、及时清除杂草:
杂草要做到“拨小,拨好,拨了”,杂草高度不超过5-6㎝为宜。
十一、叶面营养及防治病虫害:
1、叶面肥料的种类及使用浓度:* *。
2、叶面肥料的使用次数及时间:* *进行叶面喷施且交替使用,使用时在早晨露水干后或最好是下午5点后进行,阴天可全天进行,可起到防病壮苗、防黄化、促根及促进分蘖作用。
3、病害的预防:* *,三种配方交替使用。
4、虫害防治:* *进行浇根,喷施效果较好。
十二、施肥:毛竹苗4片叶以下时以叶面肥为主(参照九1.2),毛竹苗4片叶以上时以* *为主,用* *兑水喷施于根部(随苗龄增大而浓度增大)。
十三、苗木移栽前炼苗:苗木移栽前* *个月应注意控水、控肥及停止生长素促长措施,同时逐渐打开大棚薄膜或遮光网,使苗木适应外界环境气候,也可以结合上述措施再用* *(功能:抑制苗木营养生长、内吸杀菌)调控,促进苗木木质化及茎干、腋芽营养物质的储备、提高根冠比,有利于提高移植成活率。
十四、间苗扩繁:
用大棚高密度育苗,应及时将较密集的苗木取出到苗圃大田进行扩繁,在云南一般以* *月进行比较好。其他地方可根据气候差异决定扩繁时间。大多地方可以在* *月份便进行。起苗前要提前浇水,土不粘手时候就可以起苗,起苗时用竹片或钢片在苗的地边斜插入土壤(尽量做到少伤根,多带土)。
十五、苗木出圃:
1、修剪:苗木出圃前均要进行枝叶的修剪,对于需长距离运输或干燥地块栽苗,枝叶应剪去* * %左右,对于长距离运输、栽培点阴雨天较多、温度较大,剪叶量控制在* * %左右;对于近距离或就地移栽的苗木,剪叶量控制在* * %左右就可以了,封顶高* *㎝。
2、苗木修剪好后,在起苗前1-2天提前浇一次透水,待土不粘手脚后就可以在早、晚进行起苗。
3、起苗时用钢铲离苗15-20㎝从苗的两边斜插入土壤,把苗带土撬起,按一定数量捆起,根部浆上泥浆,并用薄膜包扎好。